多彩贵州网讯 (记者 雷小露) 今年以来,平塘县人大常委会根据省人大相关工作要求,严格按照《黔南州人大常委会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州推行代表工作“五字诀”深化拓展“高质量发展暨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的实施方案》《黔南州人大常委会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工作方案》要求,于3 月31日召开部署会,以“五个强化”抓实“五字诀”和创新“四个三”工作机制,推动“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
强化组织引领提高政治素养
加强组织领导。平塘县人大及时健全组织构架,成立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为组长的“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领导小组,印发《平塘县人大常委会2023年“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为“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理论学习。平塘县人大开展了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1 期,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主任会议、常委会、机关党组会议、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30余次,全面掌握其实质内容,把握好精髓,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加强代表培训。平塘县人大组织开展基层人大代表培训班,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了宪法及相关法律、人大制度、履职业务等知识。各乡镇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培训党的二十大精神及相关法律法规共计39批 1000余人次。有36名各级人大代表参加了省、州人大举办的代表履职培训班。121名基层代表还到兄弟县(市)考察学习,思想政治素质和履职执行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强化服务意识 汇集民众智慧
密切联系群众。依托35个代表联络站(室)和127个代表联系点等平台,接待选民2140余人次,收集民意80余条,通过12345政务热线平台联动,人大代表“零距离”与群众沟通交流190人次,走访选民3000余人次,调解矛盾纠纷321起,开展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到选区进行述职19场次,密切了代表与群众的血肉关系。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执法检查。各级人大代表共开展了36次视察调研活动,提出90余条有建设性的建议。重点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贵州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执法检查,增强执法检查的综合监督效果。
坚持广集民智。创新开展选民代表推选机制。金盆街道采取“两推两审两公示一聘用”(党组织推荐、村居民代表大会推选、村级公示、人员政审、党工委审定、二次公示、人大工委聘用)的方式,推荐选民代表,有效监督民生事业发展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探索人大协商工作机制。卡蒲毛南族乡发挥好基层人大代表在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探索了代表提议、选民商议、政府决议的“三议”工作法。
强化联络协调 发挥纽带作用
搭建联络平台。实行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的“双联”制度,强化与代表、群众的沟通联络。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基层人大代表99名,县、乡人大代表联系8000余名选民,通过入户走访、召开院坝会等形式,收集社情民意457条。
搭建履职平台。健全代表联络站(室)和网上代表联络站“两个平台”建设,组建代表活动小组,为闭会期间开展代表活动提供保障。成立非公经济代表联络室,打造民族特色产业示范、农产品经营新模式示范、电子商务创业示范和特色种养殖业示范,为促进“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提供履职平台。
搭建交流平台。围绕县委中心工作,积极开展视察调研活动。通过“四个三”(一是3 个月开展一次推进会每次推进会观摩3 个乡镇;三是每个乡镇由主席、副主席、人大秘书3人参加;四是每3 个月检查1 次活动开展资料)交流机制,全年共观摩了11个联络站(室)建设,17个乡村振兴产业示范点,现场观摩了代表到选区开展述职评议4 场次,开展会议交流3 场次。有效助推“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
强化监督保障 增强监督实效
聚焦中心工作任务抓监督。平塘县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落实县委2023年一季度“开门红、开门稳”工作部署,开展全力推动企业(项目)尽快复工复产调研。视察了贵平高速平塘段建设情况,激发代表活力,助推平塘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民生热点抓监督。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民生热点相关工作报告22个,提出合理性建议60余条,民生事业发展进一步推进。通过明确代表建议主任会议督办、委室监督、政府督促等形式,有效监督代表建议办理,促进民生实事得到解决。
聚焦司法公正抓监督。听取和审议司法机关专项工作报告5 个,提出合理性建议15余,审查3 个规范性文件,公正司法得到进一步提升。
强化示范引领 展现履职风采
推动乡村振兴展风采。各级人大代表在助力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建成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点省级1个、州级4 个,县级17个。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联系7个乡(镇、街道),挂帮19个村和结对帮扶105户,有效促进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级人大代表扎根一线,以实际行动助力全县工业大突破、城镇大提升、农业大发展、旅游大提质,加速全县“四化”进程。县人大代表江军海的百香果产业获得了“平塘百香果”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其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表彰为“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县人大代表龙素妹,工作任劳任怨,荣获“第二届贵州省最美劳动者”称号。今年以来,获省级媒体采用信息5 篇、州级2 篇、县级58篇。
推动民族特色产业发展中展风采。立足民族特色产业,挖掘民族特色产品。州、县人大代表刘天信,大力发展地方民族特色产业,传承民族手工艺和民族文化,将具有平塘民族元素的手提包、背包、帆布包等民族特色系列产品远销海内外,为全县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杨建梅代表传承“八音弹唱”,开展演出60余场次,创收40余万元,解决30人就业。
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展风采。发挥人大代表的模范作用,全县127个村(社区)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县人大代表刘云龙,始终把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放在首位,探索创新金玉村“145”工作法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带领村民自主管理、自主发展,促进全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下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代表紧密联系群众的优势,深入群众察民情,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持续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州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统筹抓好活动的组织领导,加强代表队伍的素质能力建设,整体提升人大工作队伍和人大代表的履职水平。突出重点、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层次、不同行业,对工作进行分类要求,不断提高人大代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并形成长效机制。将活动与人大的履职监督、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的活动有机结合,加强代表活动阵地建设,健全完善代表活动工作机制,确保各级代表参与活动、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