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宣传二人讲”要会摆故事

作者:王春霞 2025-08-06 来源:贵州日报 次阅读

做好“理论宣传二人讲”,要正确认识理论与实践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一篇好的宣讲稿,除了要有深厚的理论支撑,也要有丰富的实践素材,讲好实践能让理论宣讲更见神采。

练好理论基本功。生活中的好故事要靠理论指引来发现。如果没有理论指引,讲理论与讲实践就会出现“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挖掘好故事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研究党的创新理论。一方面,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高度总结和概括,要想挖掘出真正有价值的好故事,需要理论的指导帮助我们甄别故事的内涵和价值,从而更加准确地选择故事素材。另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故事内容要与理论主题密切相关。比如,贵阳市修文县在题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宣讲中,紧扣树立文明乡风、助推乡村振兴的主题导向,深入挖掘农村“五治”的工作素材,通过当地村民被评选为“十星级文明户”的故事,生动讲述了村里“治风”工作的举措和成效,从而引导村民主动规范自身文明行为。

突出群众主体性。有了好故事,还要选对讲故事的人,故事才能直击人心。“理论宣传二人讲”故事的主角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基层工作者,实践讲述者无论是讲自己的故事还是讲别人的故事,前提是要融入基层,和群众在一个“频道”上说话,才能讲出故事的深刻寓意和深厚情感。我们要把话筒交给会讲故事的人,如让驻村书记讲乡村振兴,居委会主任讲社区治理,高职教师讲就业政策,创业人员讲营商环境等,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宣讲员用亲身经历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有效消解理论宣讲的说教感和枯燥感。例如,优秀宣讲稿《“驻”在实处“干”出实效在乡村振兴一线厚植“人民至上”为民情怀》最大的亮点在于,驻村第一书记作为实践宣讲员,讲述自己在车田村、松林村等地开展8年的驻村工作经历,把驻村中的一个个小故事串点成珠,生动诠释了驻村干部扎根基层、扎根群众的担当与奉献。

讲好百姓家常话。“理论宣传二人讲”旨在更好地宣传普及党的创新理论。理论宣讲要突破“高冷”印象,话语要实现“破圈”传播,就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人民群众的语言是丰富精彩的,能让“深”理论实现“浅”表达,在情感上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比如,贵阳市云岩区精心打造的《家门口的幸福》《大家来商量》二篇宣讲稿,把理论结合实践编成了贵阳话顺口溜,通过押韵节奏感强的语言形式,增强了故事的代入感,让听众沉浸式听宣讲。宣讲稿用轻松活泼的语言来表述基层社区治理、全过程人民民主等严肃主题,创作难度较大,成功的原因在于语言表达创新上下足了功夫。

(作者单位:贵阳市社科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