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潮”视角】枫香染这样的故事,AI无法讲述!

作者:李思瑾 文彬 2025-01-22 来源:多彩贵州网 次阅读

编者按:

365次斗转星移,追随国家发展的滚滚浪潮令人心潮澎湃。同频共振中,那些记忆深刻的事件,那些记录变迁的节点,清晰勾勒出这时代的惊艳,提供了展望未来新征程别样视角。

一年一度的省两会便是这样一个时代瞭望台。多彩贵州网推出【两会“潮”视角】系列报道,共品贵州“潮”。

贵州省政协委员、天下贵州人活动组委会秘书长刘学文经朋友推荐,尝试了AI写作。

“AI大模型确实为写作带来显著的效率提升。它能够快速生成文本,帮助创作者突破灵感瓶颈,并提供大量参考素材。”然而,对于刘学文来说,情感表达和个人风格是不可或缺的元素,而这些往往是AI难以完全复制的。

2025年贵州省两会召开前夕,刘学文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布依族枫香染服装。

贵州省政协委员、天下贵州人活动组委会秘书长 刘学文

枫香染服装来自贵州省黔南州惠水县好花红村。

那里,是刘学文心灵的栖息地。他生长于惠水县的乡村,从小喜欢阅读,但无奈家境窘迫,买不起太多书籍。于是他就在赶场时,将读过的书籍摆摊寻租。租书挣来的钱,又去买更多的新书。

“是阅读,让我认识了大山之外更广阔的世界,并爱上了写作。”2020年8月,在外工作多年的刘学文,投资将位于好花红村的“叶辛作品阅览室”升级改造为“叶辛好花红书院”。除原有图书阅览功能外,书院4年来还举办了100多场阅读活动。

2024年年底,刘学文又在好花红村另辟一处院落,作为国家级非遗枫香染的传承基地。

得知刘学文要上两会,当地手工艺人花了3天时间,为他赶制出一套枫香染服装。蓝底白花,仿若青花瓷般清雅。在公共场合,刘学文皆着枫香染服装,代表着他与好花红村传统手工艺人之间的情谊。

黔南州惠水县好花红村“枫香小院”一景

他在1月18日的日记《穿着枫香染服装上两会》中写道:每当我踏入那扇通往“枫香小院”的大门,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回到了布依族先民们以智慧编织生活的年代。我们不仅在这里宣传枫香染、开发文创产品,还通过“好花红歌会”传习布依民歌。许多游客来到这里,围炉煮茶、传唱民歌、录制视频,或是静下心来研学枫香染的传统技艺。

刘学文认为,每个生命有独一无二的体验,以及充满个性的自我表达。人类终归会走在AI前面。

正如叶辛好花红书院墙上的那句话:作家的名字是写在读者心上的,伟大作家的名字是写在人民心坎上的。只有写在人民心坎上的作品,才能成为经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