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彦:铭记历史 振兴中华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5周年

作者:祝彦 2022-08-10 来源:宣讲家网 次阅读
祝彦:铭记历史 振兴中华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激起了中国人民的顽强反抗。卢沟桥的炮声,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爆发。经历了无数革命先辈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终取得伟大胜利,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已经给出了答案:“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曾强调,我们要“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所以,通过对抗日战争这段历史的学习,大家可以得到明理的启示,增信、崇德、力行的收获,还可以达到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的感情。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树立正确党史观”。毫无疑问,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经过极其艰苦的斗争,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取得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是全民族利益的最坚定的维护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一、铭记抗战历史,缅怀抗战英烈

  我们知道,到了近代,日本在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野心膨胀,对我中华的肥沃土地、丰富资源虎视眈眈。最终,1931年9月18日夜,驻扎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蓄谋已久的计划,炸毁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自此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扶持溥仪,成立伪满洲国。不仅如此,日本帝国主义开始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华北大地,乃至整个中国。

  但是,中国人民是不会屈服于侵略的。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三省积极组织并领导抗日武装斗争。1933年9月起,中共满洲省委把党领导的各抗日游击队相继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1936年2月,直接领导东北党组织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决定统一全东北抗日军队的名称,建立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冰天雪地间,林海雪原上,一直坚持抗战直至最后的胜利。他们历尽艰辛,牵制与消灭了大量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军警,振奋了民族精神,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其他抗日战争战场的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东北抗日联军队伍中,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爱国英雄,杨靖宇同志就是其中一位。杨靖宇同志原名马尚德,河南确山县人。1932年,杨靖宇同志受党组织的派遣,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同志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被敌人包围,敌人喊话劝降,但是杨靖宇同志以子弹回之于敌人,最后,不幸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杨靖宇同志牺牲后,其遗体被日军带走,因为敌人想知道这位“杨将军”到底是吃了什么,还能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顽强战斗。经过化验得知,杨靖宇同志胃里没有一颗粮食,有的只是枯草、树皮和棉絮。这样的英雄人物,令敌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赵一曼同志的英雄事迹大家应该都了解。赵一曼同志1905年生于四川省宜宾县,原名李坤泰,1926年入党,1927年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国之后,赵一曼同志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委员。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同志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同志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她进行了审讯。

  面对日军丧心病狂的折磨,赵一曼同志坚贞不屈。日本侵略者无计可施,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在治疗期间,赵一曼同志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女护士韩勇义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这两个年轻人有感于赵一曼同志的爱国精神,决定帮助她逃离敌人的魔爪。在这两位年轻人的帮助下,1936年6月28日,赵一曼同志逃出敌人魔爪。不幸的是,1936年6月30日,赵一曼同志在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日军追上,再次落入日军的手里。敌人把赵一曼同志带回哈尔滨,对她进行严刑拷打。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日军知道从赵一曼同志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于1936年8月2日将赵一曼同志杀害。赵一曼同志曾在《滨江述怀》的诗中抒发了她坚定的抗日意志:“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赵一曼同志在牺牲前给自己年幼的儿子留下了一封信,大概是这样写的,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同志们,朋友们,我们学党史,学习中华民族的历史,一定要从历史中得到启示,一定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因为这美好生活是像杨靖宇同志、赵一曼同志一样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

  我们再了解一下长城抗战。1933年,当日本侵略者开始侵入华北的时候,中国军队进行了著名的长城抗战,古老的长城见证了中国军民殊死抵抗侵略的悲壮。在长城抗战的过程中,我们有一场战斗非常著名,就是夜袭喜峰口。当时,国民革命军29军的将士发挥聪明才智,利用我们对国土地形地貌的熟悉和善于夜战的特点,组织了一个大刀队,每个战士一把大刀,夜袭日军。当日军还在睡梦中,我们的爱国将士们举起大刀,砍下了敌人的头颅,经过英勇战斗,取得了喜峰口战役的胜利,给狂妄凶残的日军以当头棒击,极大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日的信心和爱国的热情。

  1937年7月7日,这是中国人永远无法忘却的日子。这一天,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中国人从此奋起进行全民族抗战。当时,驻守在卢沟桥和宛平城的是国民革命军29军219团第3营,在团长吉星文的指挥下,他们奋起抗战,捍卫了我们的领土。

  1937年8月9日,日本侵略者在上海虹桥机场制造事端,发生了“上海虹桥机场事件”。这一事件也被视为淞沪会战的导火线。

  在淞沪会战的过程中,有一场战斗也打得也十分艰苦,就是四行仓库保卫战,这次战斗重新振奋了因淞沪会战受挫而下降的中国军民的士气,粉碎了侵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意图。当时负责指挥战斗的谢晋元副团长,在面对卖国贼劝降时严辞斥责:尔等行为,良心丧尽,认贼作父,愿作张邦昌,甘当亡国奴。我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鬼,以保国为民为天职。

  由于日本侵略者的步步紧逼,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中国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MARK][MOREPAGE][/MOREPAGE][/MARK]

二、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人民参加抗战,最大限度地反对日本侵略者和汉奸卖国贼,孤立顽固势力的反共投降活动的有力武器。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国人民义无反顾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了中国两大政治力量的联合,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政治基础。

  1937年9月24日,驻扎在山西大同灵丘县冉庄村的八路军115师接到命令,连夜赶往西北16公里外的平型关乔沟设伏。平型关,明朝内长城的一个重要关隘。乔沟位于其东北方,是一条长约5公里的狭窄古道,蜿蜒曲折,两侧壁立,难以攀爬,是灵丘通往平型关公路上最险要的一段,也是日军从平型关前线到灵丘县城的必经之地。

  1937年9月25日拂晓,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一部及大批辎重车辆,沿灵丘至平型关公路西进。7时许,全部进入115师的伏击圈,我军乘机全线突然开火,予敌以大量杀伤,并发起冲锋。此役,我军一举歼灭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一部1000余人、击毁汽车百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兵炮1门、轻重机枪20余挺、步枪1000余支及其他大批军用物资,牵制了日军第五师团的进攻,支援了平汉铁路的国民党军作战,打击了侵华日军的气焰。

  平型关大捷的意义: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粉碎了国内一些人的“恐日病”和抗日“亡国论”,极大地振奋了人心,增强了全国人民和各爱国武装力量坚持抗战的信心和决心。同时,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为八路军在华北创建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此外,国民党军队在台儿庄也取得了台儿庄大捷。

  1941年8月,侵华日军调集7万余人,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日伪军3500余人在河北易县狼牙山地区实施“清剿”。该地区驻有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所属第1军分区机关部队和涞源、易县、徐水、满城四县党政机关及群众数万人。为了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7连6班奉命担负后卫阻击,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带领三名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与敌人进行战斗与周旋。五名战士利用有利地形,打退了日伪军多次进攻,不断地往山上转移。为了不让敌人发现我们的主力部队和群众,五名战士故意把敌人引向狼牙山的险峰之处。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五名战士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五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左权同志大家一定很了解。左权同志,1905年3月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中学时代参加中共领导的社会研究社,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24年进入黄埔军校一期学习,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5月,日军对我抗日根据地实行“铁壁合围”大“扫荡”。同年5月25日,左权同志在山西辽县麻田附近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时,在十字岭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37岁。

  彭雪枫同志,1907年生于河南省镇平县。大革命时期,彭雪枫在我们党的影响教育下,接受了马列主义,开始了致力革命的光辉斗争历程。1944年9月11日,彭雪枫同志在指挥河南夏邑八里庄战役时,被流弹击中,壮烈牺牲,时年37岁。

[MARK][MOREPAGE][/MOREPAGE][/MARK]

三、学习抗战史的六点启示

  学史是为了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更是为了爱党爱国。所以,我觉得学习抗日战争史也好,学习党的历史也好,学习中华民族的历史也好,最后一定要得到一些启示。我在这里讲六点启示: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1938年5月至6月间,在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关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论持久战》这篇著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分析战争的形势和特点,科学预见了战争前景和进程,明确指出胜利的道路和方法,回答了困扰人们思想的种种问题,对鼓舞全国人民必胜信心产生了重大影响。历史是一本教科书,为我们提供了洞彻“所由出知何往”的政治智慧。

  第二,坚持统一战线。1939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总结中国共产党18年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时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抗日战争的胜利再一次证明,坚持统一战线多么重要。

  第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写在党的旗帜上。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这是我们党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

  第四,坚持人民立场。抗日战争这段历史还告诉我们,一定要紧紧依靠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为什么能够建立起抗日的根据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秉持着党的宗旨,热爱人民、关心人民、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严格要求自己。

  第五,坚持用严明的纪律管党治党。严明纪律是中国共产党的显著特点和独特优势。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非常注重加强纪律建设。在党的一大纲领和党的二大确立的党章中,就对遵守纪律进行了明确规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是建立在政治自觉基础上的铁的纪律,是我军战斗力的重要保证。我认为这种传统要继承和发扬下去。

  第六,坚定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为践行初心和担当使命进行不懈奋斗,靠的就是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就是因为理想信念之光不灭,中国共产党人用生命坚守和捍卫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一部抗战史,就是一部鲜血写就的英雄史,就是一部伟大抗战精神的彰显史。在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形势多么险恶、战争多么残酷,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奋战于抗战最前线。以杨靖宇、赵一曼、左权、彭雪枫等为代表的众多优秀共产党人,充分表现出在一切艰难困苦面前无所畏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人民利益贡献自己一切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些英雄的感人事迹,犹如一面面彰显伟大抗战精神的旗帜和丰碑,飘扬在祖国的天空,矗立在人民的心间。

(祝彦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