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智能矿山的精准开采到无人驾驶的海外扬名,从“村超”球场的万人空巷到侗寨歌队的千年回响,新时代的贵州正以一场场生动实践,将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镌刻进高质量发展的年轮。四千多万干部群众共同绘就的“贵州答卷”,没有华丽辞藻,全是实干印记。
“闯新路”在这里具象为矿井里的数据面板和科创城的算力枢纽。贵州人把“富矿精开”做出了新动能——盘州的煤矿减员40%反增效30%,瓮安的化工产品每吨利润提升800元,这种把先天优势锻造成当家产业的硬核实践,拼的不止是资源储量,更是技术含金量。
绿水青山在这里化作实实在在的“幸福线”。63%的森林覆盖率不仅是亮眼的生态成绩单,更是托举民宿旅游旺季里一房难求的坚实底盘。“村超”姓“村”的成功密码,在于永远让人民站在C位——侗族大歌与球场呐喊共鸣,传统文化与现代激情碰撞,共同绘就贵州文旅体深度融合的动人风景。
深植于贵州人血脉的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上不断焕发新生。它既在遵义会址的初心密码里,更在“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执着追求中,还捂在“让老百姓咧嘴笑”的民生温度里。
新征程上的贵州正在用行动诠释:对党最好的感恩,就是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对使命最好的回答,就是在高质量发展中做出新贡献、展现新风采。